國小女生常會對著班上調皮搗蛋的男同學喊「臭男生」,印象中許多同學下課很愛跑去打球再衝回教室,空氣中瀰漫又臭又酸的汗味。台語說的「臭汗酸」其實和飲食有關,你知道中醫從流汗的類型就能看出身體哪裡不好嗎?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最愛》。
中醫師彭溫雅在節目《健康2.0》分享4大流汗體質,中醫上汗被稱作「心之液體」,常見類型為「臭汗、大汗、黃汗及無汗」。如果汗水味道難聞,通常是與飲食有關的濕熱體質。如果平常「愛喝酒、吃高油脂食物」就容易流臭汗。一旁的資深媒體人黃敬平聽完恍然大悟,表示自己是個「臭男生」確實就是這樣吃。除了改變飲食,彭醫師也建議吃點薏仁或豆漿等利水食物,調理濕熱體質。
翻攝自YouTube,下同。
彭醫師繼續解釋,運動後滿身大汗是「心氣往外」的表現,但如果汗流不止甚至發冷則是因為「氣虛」所致,吃人參等補氣的食品即可改善大汗、增加心肌活力。流汗後衣服出現黃色汗漬代表「黃汗」,彭醫師指出這代表「陰陽失調」,加一點枸杞入菜吃就好,但不要泡水喝。
最後,彭醫師表示「無汗」是「身體很不好」的表現,心氣不足就算運動也不太流汗並非好事,需要調理氣血,夏天適度吃羊肉溫補可以改善。你平常是很會流汗的人嗎?又屬於哪種流汗體質呢?留言標記身旁汗妹汗弟一起來看看吧!
原來我是氣血不足、最糟糕的無汗OAQ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