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個揭露人性醜惡讓你「不敢再相信任何人」的心理實驗。一個棉花糖看出你以後會不會有成就!

1. 班級分化實驗 (A Class Divided Experiment)   美國愛荷華州小學三年級教師Jane Elliot為讓學生了解種歧視的不公平性,把全班學生分為藍眼睛及棕眼睛兩組,讓藍眼睛的人獲得比棕眼睛好的待遇,隔天再反過來,結果證明了不管是誰在班上獲得正面對待,在課堂上的表現都

December 21, 2017
選擇語言:

1. 班級分化實驗 (A Class Divided Experiment)

 
美國愛荷華州小學三年級教師Jane Elliot為讓學生了解種歧視的不公平性,把全班學生分為藍眼睛及棕眼睛兩組,讓藍眼睛的人獲得比棕眼睛好的待遇,隔天再反過來,結果證明了不管是誰在班上獲得正面對待,在課堂上的表現都會更好。

 

 2. 鋼琴樓梯實驗 (Piano Stairs Experiment)

 
又稱「樂趣實驗」(The Fun Theory),證明了我們可以透過將無聊的日常瑣事變得更好玩,來改良人的行為。
廣告1

 

3.「地鐵站的小提琴家」實驗 (“Violinist In The Metro” Experiment)

 
透過在庸碌的地鐵站演奏小提琴,來檢測大眾在日常生活中對美的感知:即便在不事宜的場合,藝術的價值是否也能昇華人們的感受。

 

 4. 室內煙霧實驗 (Smoke Filled Room Experiment)

 
一群人受邀在這間房內填寫問卷,這時從門縫放進煙霧。實驗發現有75%人立即通報狀況,從煙霧冒出到人們通報的時間至少2分鐘;剩下的人則無視情況繼續填寫問卷,因他們認為這是實驗的一部分。
廣告2

 

 5. 羅伯斯山洞實驗 (Robbers Cave Experiment)

 
心理學家召集了一群互不相識的學生,分成兩組分別組織夏令營,地點都在羅伯斯山洞附近,但孩子們都不曉得有另一組人的存在;大家選好隊伍領袖、隊名、設計隊徽後,研究者讓這兩批學生在執行相同任務的過程中相遇。結果兩隊人馬一碰面即開始勾心鬥角,隨著敵對情緒愈發嚴重,甚至差點大打出手。研究者立刻中止實驗,並聯合兩隊完成一個共同任務,才化解危機。這項實驗顯示了只要有競爭存在,便會誘發負面的行為及態度。
廣告3

 

 6. 卡爾斯堡社會實驗 (Carlsberg Social Experiment)

 
受試者被要求進入一間戲院觀賞電影,不過全廳只剩2個位置,且這2個位置位於一群看起來兇悍、滿身刺青的重機車隊族中央。跟預期的一樣,大部分的人都不敢坐在他們之間。實驗顯示了人們習慣依外表來判定他人。

 

 7. 米爾格倫實驗 (The Milgram Experiment)

 
實驗找來受試對象扮演「老師」,實驗人員則分別扮成「學生」及「實驗指導者」。首先會請老師和學生分別處在兩個房間中,接著老師會對學生提出一些設定好的題目,若學生答錯,老師得按下面前的一連串按鈕。答錯第一題按第一個按鈕,答錯兩題按第二個按鈕,依此類推。老師前面的那些按鈕都連接著隔壁房學生身上的線路,在實驗前老師們就被告知按鈕是「電擊按鈕」,電擊強度從15伏特開始,第二、第三個按鈕依序加15伏特,也就是說第二個按鈕是30伏特,第三個按鈕則是45伏特。關鍵在於,老師不知道那些學生是假的,也不知道「被電擊」是假的,當他們被電時會演出慘叫聲,目的就是要看「老師」在實驗中是否有道德力量停止手上的電擊懲罰。結果發現有60%的人完成了實驗,只有少數人在「學生」慘叫後有了惻隱之心,要求停止。竟然有60%的人能在權威嚇繼續使用電擊,有的人甚至按下了足以致人於死地的伏特數。

 

 8. 撞車實驗 (Car Crash Experiment)

 
給兩組受試者觀看同一段交通事故影片,研究學者發現受訪者對車速的估計會因提問者使用不同的問句,即便只是一個詞的改變,而出現明顯差異。例如被問到「汽車撞毀時,你估測車速是多少」(這裡稱「撞毀組」) 的人估計車速明顯高於被問「汽車碰撞時,你估測車速是多少」(這裡稱「碰撞組」)。「碰撞組」對車速的估計平均為每小時31.8公里,「撞毀組」的估計平均則為每小時40.8公里。一周後把兩組人馬找回來,被問及是否在影片中看到碎玻璃時,「撞毀組」有32%的人聲稱看到碎玻璃,「碰撞組」則為14%,但事實上影片根本沒有碎玻璃。實驗顯示,法庭上的目擊者證詞很有可能因律師或檢察官的提問方式和用字遣詞而產生改變,甚至誘導目擊者說出自己沒看見的事情。

 

 9. 棉花糖實驗 (Marshmallow Experiment)

 
 一項為期十多年的實驗:將小孩單獨留在房間,放棉花糖在他們面前,接著實驗人員告訴小孩他會離開,如果孩子想要小份量的棉花糖,可以按鈴索取,如果想要大份量的棉花糖,則須等待20分鐘。10多年後,研究者發現等待越久的孩子,長大後處理挫折的能力越好,表達力、邏輯力、專注心、計劃力也越好,且其日後SAT (美國大學入學的學力測驗的分數越高,這是有關「延後享樂」(delay of gratification) 的經典研究。

 

 10. 錯誤共識實驗 (False Consensus Experiment)

 
我們常會相信,我們的愛好與立場與身邊大多數人是一樣的。如果你喜歡打電動,就有可能高估喜歡打電動的人數。你也會高估投票給自己喜歡的政客的人數,這種效應源自於我們假設他人與自己的觀點或立場一致。

 

 11. 隱形猩猩實驗 (The Invisible Gorilla Experiment)

 
上面這張GIF圖確切闡述了這項實驗:這群相互傳球的人完全沒注意到那隻猩猩,因為他們的專注力完全放在傳球上。從實驗可以看出兩點:1. 我們容易遺漏周遭正在發生的事;2. 我們通常不曉得自己錯失了多少。

 

 12. 霍桑效應實驗 (Hawthorne Effect Experiment)

 
實驗讓工作者對上及說出心中的不滿,上級不可給予否定的回應,只要傾聽就好。結果發現,由於工作者的不滿情緒有了發洩管道,壓力減少了,工作效能自然大增。歸究其原因可得3點:1. 上級尊重、關懷下級 2. 下級自尊心提升,因為感覺到受尊重而自我覺醒 3. 產生了良好的互動關係,使下級更願意努力工作。

 

13. 口吃實驗 (The Monster Study)

 
1939年,22名孤兒被送去愛荷華大學實驗室,讓語言學教授Wendell Johnson進行研究。其中10名孤兒是本身患有口吃的孩子,他們均被分為2組,一組5名被視為語言能力正常,另一組5名被視為嚴重口吃;另外12明正常的孩子也被分為兩組,一組6名被告知有口吃,另一組被告知正常。實驗持續幾個月後,原本健康卻被告知口級的孩子,在教堂上變得困難甚至拒絕交談,還導致他們產生嚴重憂鬱、自卑,學業幾乎全荒廢。實驗者為了挽回一切,告知那6名孩子你們根本沒口吃,依然於事無補。

 

 14. 凱蒂吉諾維斯姦殺案 (Kitty Genovese Case)

 
當年28歲的凱蒂在燈火通明的街上被姦殺時,一共有38人目擊卻無人幫忙,反映出市區居民的冷漠,延伸了「旁觀者效應」的概念。當時她大聲哭喊求救,樓上住戶目擊事件卻無人幫忙,只有民眾從窗口叫喊「放過那個女孩」。兇手一度被樓上鄰居叫聲嚇跑,不久後又返回殺了凱蒂。他事後表示,當時覺得那名叫喊的男子會關窗回去睡覺,事實也的確如此。

 

 15. 月暈效應實驗 (Halo Effect Experiment)

 
兩位指揮官被要求評價部屬的領導能力、體能、智能及人格。實驗目的是要理解人對另一個人的某個特定特質之評價,會如何影響他/她對其他特質的評價。結果發現,當指揮官在一名部下身上發現一個良好特質時,這樣的良好感覺會影響指揮官對部下其他特質的評鑑。美國東肯塔基大學也做過類似實驗,讓女受試者們觀看兩位男性的照片,一張帥一張醜,再詢問一些假設性的問題,例如這兩個男的找她們借筆,或找她們拍照。結果顯示,如果是借筆,女性多半會答應;但如果是拍照,她們比較願意讓帥的那位拍,如果是醜男想拍她們,多半會拒絕。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對一個人有好印象,通常容易答應對方的任何要求,也會覺得對方是好人。
廣告4

參考資料:Elite Readers

TEEPR小編:最後一項就是所謂的人帥真好,人醜吃草吧?哭…

著作權聲明:非法抄襲網站請注意,本站所有內容皆由自家 編輯撰寫,並非如非法內容農場複製貼上。本網站之文字敘述、圖片、影像視聽及其他資訊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如侵權將立刻請臉書封鎖專頁。微改標題、圖片、前段,仍然抓得到!
分類:世界
加入粉絲團! 15個揭露人性醜惡讓你「不敢再相信任何人」的心理實驗。一個棉花糖看出你以後會不會有成就!留言按此 好友人數分享! 好友人數加入好友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