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嗎,其實在西方國家並沒有「孝順」這樣的概念,他們甚至覺得亞洲社會中盛行的「孝親費」非常奇怪。不過亞洲國家卻普遍認同這種做法,在華人傳統中「孝順」是一個重要美德,通常代表是對父母的尊重。在菲律賓,我們心目中的「孝順」被稱為「Utang na loob」,即受了恩惠、欠了人情;在越南則是「Nuoi con de nho」,意指養育你的小孩,然後依賴他們,類似的信念也盛行於南韓和新加坡等亞洲國家。
基本上,就是當父母年老並無法工作時,由孩子負起照顧的責任。這個文化被普遍接受,因為不少人會認為,父母在18歲前會為子女支付所有生活和教育費用,因此長大後以孝親費「報答」父母也是很合理的。墨爾本大學亞洲研究所所長Pookong Kee表示,亞洲人照顧父母,是一種文化上的期望。
「華人養育子女上有太多榜樣,都是些關於孝順子女如何照顧父母的故事,這是一種非常根深蒂固的價值觀,但隨著現代化和西化,這些價值觀越來越沒那麼重要了。」Kee也表示,也有人為此承受很大的壓力,很多時候亞洲人給父母孝親費,並非真的經濟援助,而是象徵性的。
「孝」這個概念是從儒學裡來的,是孔子 (西元前551年 – 479年) 「發明」的。這種制度或者說「系統」其實跟法律沒什麼不一樣,用處也就是為了要維持社會和平、和諧,讓人民不會挨餓或製造紛亂,就跟很多其他傳統或觀念一樣。「孝順」本身不是一個真理,只是一個維持社會的手法,不過這個手法不一定適用於每個社會或時代。例如說,中國朝代時期也有奴隸制度,但這個制度至今沒有流傳下來,到民國時任何有關奴隸制度的法律就已經消除了,因為對我們來說有奴隸本來就是一個錯誤的事情,而「孝順」這個制度只是現在還沒有被「消除」而已。不過在這個時代,這個觀念已經開始動搖了,不一定是因為孩子不孝順了,而是這個制度可能已經不適用於現在的大環境了。「孝」本身是個兩面刀,可以很正面,但也可以很負面,物極則反。孩子應該要還父母的恩,但父母也不該把孝當成是一個武器強迫孩子,讓親情變成一種無情的表面義務。
參考資料:Nextshark
TEEPR小編 地球很危險編:外國人沒有孝順這個概念,親子感情是雙向的,不是單向的,也不是被強迫的,比較像是「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好」。不過亞洲世界中的「孝順」是帶有強迫性的,或許亞洲人比較無情,不懂得感恩圖報?大家覺得孝親費是必要的嗎?留言跟我們分享吧!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