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告诉别人你的目标,可能就会变得不易达成。

从1930年代就开始有学者研究这个现象,与其花时间告诉别人你打算怎么做,不然就直接开始动手做吧!所以当你下次热切地问其他人有什么目标,或许你可能在帮倒忙喔~
2. 无知的人通常会高估自己的能力,而聪明的人往往会低估自己。

人们对于初次接触的事物会因为不了解所以会高估自己的能力,但随着了解愈多才会发现自己并不如一开始预期般厉害。相反地了解愈多的人可能为因怀疑或优柔寡断而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3. 使用其他语言会让思考和决定更为理性。

芝加哥大学 (University of Chicago) 从研究发现交换学生们分别使用自己母语以及英文相互对照时,使用英文的字句会比母语更来得理性且没有偏见。或许因为翻译的过程会迫使你去思考每个字句的用法是否正确,当下次你发现自己无法理性选择的时候,用另外一种语言想看看吧!
4. 当你回想起某件事情,其实脑中出现的是「上一次是什么时候想起的」,而非事件本身。
5. 现在的小孩比1950年的精神病患压力还大。

在1950年代确实有当时的问题,但至少那个年代的小孩不用经过考试就能读书。不过经过数十年,人们对于心理健康和相关疾病也累积足够的知识,所以也比以前更容易发现问题的所在。但不管怎么说,65年前的人也是有一堆当时得面对的压力。
6. 18岁到33岁是人生阶段中压力最大的时候。
7. 音乐会改变你的眼界。

或许你可能曾经没留意,当下偶然听到一段音乐可能会彻底改变你对事情的看法。举例来说,把你最爱的一部电影关成静音再搭配别的音乐,你就会发现眼前看的和耳中听的跟原本记忆里的完全不一样!
8. 当你听到最爱的一首歌其实会让你想到过去某段情绪。
9. 金钱真的能买到幸福。

没错,钱真的能买到幸福。通常经济情况不好的人压力比较大,然而,当人们收入到达一定的门槛时,快乐指数就不会再增加。总之,有一定收入、无需担心经济的人当然会比较快乐。
10. 将钱花在他人身上反而会让你快乐。

这是个「施比受更有福」的概念,与其上街花钱购物或是喝个烂醉都不及送个小礼物给别人。当然不是说把全部家当都给别人,就跟捐款给有需要的人一样,送给别人同时也是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喔!
11. 把钱花费在体验上,反而会比花在物质上更让你快乐。
12. 静坐和祈祷会帮助你减少压力。

这边说的沈思祈祷其实不是指那些宗教上的仪式,研究说定时找个时间坐下来冥想其实对身体不错。下次把看电视或用手机的时间拿来让自己心思沈淀一下,或许会给自己更多灵感!
13. 即便前一晚睡不好,你还是可以说服自己大脑其实睡得不差。

当你觉得前一晚睡不好很累的时候,先给自己几个深呼吸然后告诉自己其实昨晚睡得还不错。如果你相信自己所说的,或许你可能会感觉到精神变好一点呢!但该睡的时候还是要睡啦~
14. 多跟乐观的人相处会让你更快乐。

一个成天就只爱抱怨的朋友和一个正面乐观的朋友,你会比较想跟哪一种朋友相处?跟开朗的朋友在一起可以帮助你消除心中的负面想法,相反的也别让自己变成别人眼中爱抱怨的那种人喔~
来源:Higher Perspective
看完这些之后是不是觉得还蛮有趣的呢?传给你的朋友们一起讨论看看吧!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