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地震频传,其中缅甸芮氏规模8.2的强震,更是引发关注,当地死伤惨重。然而,位于地震带上的日本,其政府地震调查委员会也在3月31日公布,若发生规模9的「南海海槽特大地震」,罹难者恐达29万8千人。

311东日本大震灾,翻摄自维基百科
根据《NHK》报导,日本政府地震调查委员会预测,未来30年内「南海海槽」发生巨大地震的机率约为80%,地震规模最大可达9,特色是强烈的震动和影响广泛范围的巨大海啸。

翻摄自NHK,下同
事实上,「南海海槽特大地震」是指发生在静冈县外海骏河湾至宫崎县外海日向滩板块交界处,规模8至9的巨大地震,通常以100年至150年一次的频率发生。最近一次是发生在1946年的昭和南海地震。
日本政府以「南海海槽」发生芮氏规模9强震进行假设,综合海啸与摇晃、季节、发生时间和气象条件等推估灾情。从神奈川县到鹿儿岛县的24个府县,共600个市町村最大震度将达6弱以上;从静冈县到宫崎县的10个县,共149个市町村将达震度7。

此外,从福岛县到冲绳县的25个都府县,预计将受到3公尺以上海啸影响;从关东到九州的13个都县,预计会受到10公尺以上海啸影响;高知县与静冈县部分地区,恐受到逾30公尺巨大海啸影响,水深30公分以上的淹水区域,比一次估算增加3成,达11万5150公顷。
据统计,「南海海槽特大地震」的罹难者恐达29万8千人,发生在条件最糟的冬天深夜,约21.5万人是因海啸死亡 (占全体死者7成) 、7.3万人死于建筑物倒塌、9千人死于地震引发的火灾。据悉,死亡人数是2011年「311大地震」的18倍,与2012年估计的32.3万人相比仅减少约8%。

并首度试算,「灾害关联死」最多将达5万2千人,恐遇上避难时的疲劳与疾病死亡;而人口较多的东海地区,伤者与避难者人数最多分别为95万与1230万人。

至于何谓「灾害关联死」?跟长期过著避难生活累积压力或慢性病恶化等因素有关,日本过去发生地震等灾害后,经常传出有幸免于难的灾民却在之后的避难生活中丧命。

2024年能登半岛地震,翻摄自维基百科
而建筑物损害方面,全毁或烧毁的建筑最多可达235万栋,与2012年预估的238万6000栋相比仅减少约2%;经济损失方面,估计约292兆日圆 (约新台币66兆元) ,由于物价上升,较前一次估算值约237兆日圆 (约新台币53.7兆元) 大幅增加,其中民众资产损失等约225兆日圆 (约新台币49兆) 、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约67兆日圆 (约新台币14兆) 。

翻摄自路透社

海啸对磐城市沿岸造成的破坏 (311东日本大震灾) ,翻摄自维基百科
最后,日本政府地震调查委员会警告,若社会若持续高龄化与人口减少,可能会陷入更严峻的状况,并建议「所有相关单位必须全力投入防灾对策。
拜托不要...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