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一名17歲少年身材高壯、平日無健康問題,怎料在例行性的學生健康檢查時,X光出現異常,前去澄清醫院中港分院胸腔外科就醫後,竟確診罕見的「縱膈腔精細胞瘤」,體內的惡性的腫瘤高達12公分、550公克。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根據《壹蘋新聞網》、《TVBS新聞網》報導,少年2024年12月接受學生健檢時,X光檢查結果顯示異常,校方建議到醫學中心做確認,父親決定帶兒子到澄清醫院中港分院胸腔外科就醫,經檢查,主任賴重佑確認,少年前縱膈腔偏左,有一顆12公分且高度疑似為惡性的腫瘤。

翻攝自澄清醫院中港分院,下同
院方隨即安排少年入院檢查,包括:做切片先確認腫瘤性質,接著進行胸部核磁共振造影以確定沒有侵犯心包膜,及腫瘤與心臟、肺臟的黏著程度,考量腫瘤疑似生殖細胞瘤,也做了腹部斷層掃描,確認腹部沒有其他腫瘤存在,一連串深度檢查後,確定他罹患罕見的「縱膈腔精細胞瘤」。

賴重佑解釋,「縱膈腔精細胞瘤」常是不明原因在性腺外的器官產生癌變,回顧國內文獻,有些醫學中心都有零星個案報告,確實屬於罕見疾病,這種巨大腫瘤治療前,一定要先取得病理組織診斷,若是淋巴癌則建議採化學治療,所以並非每個案例都建議開刀。
賴重佑坦言,少年腫瘤無轉移與血管侵犯情形,計劃是使用達文西機械手臂經劍突下協助執行手術,但他器官沾黏相當嚴重,在完善治療計畫考量之下,決定改以傳統正中胸骨切開進行腫瘤的切除,犧牲一條上肺靜脈的分支,將12公分的腫瘤連帶部分左肺做移除,腫瘤重達550公克。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手術結束後,少年住院兩週,期間順利脫離呼吸器,並按部就班地訓練肺活量,出院前已可以快步爬樓梯、飛輪運動復健。不過,賴重佑直言,腫瘤已完整切除,但少年的病理報告呈現,胸腺組織也有發現癌細胞,避免未來復發與轉移,建議追加化學治療,等療程結束再持續定期回診追蹤。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最後,賴重佑強調,定期健檢仍是把關健康預防疾病的重要方式,但少年年紀輕,且沒有預兆及症狀,卻存在腫瘤,實屬罕見病症,治療策略還是需要充分溝通與量身制定方案,才能獲得最好的預後。
↓繼續看下一則新聞↓
澳洲男子詹姆斯・哈里森 (James Harrison) 的血液中含有罕見的抗體Anti-D,捐血長達63年、多達1173次,挽救超過240萬名嬰兒的生命,被譽為「黃金手臂」。然而,日前傳出他在睡夢中辭世,享壽88歲。

翻攝自美聯社
根據《BBC》報導,哈里森的血液中含有一種罕見的抗體「Anti-D」,能製造藥物及疫苗,保護胎兒不受致命的血液疾病「新生兒溶血症」 (HDFN) 的侵害……【更多內容請見下方延伸閱讀】

翻攝自indianagazette
醫師辛苦了!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