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星大S (徐熙媛) 因病猝逝日本,火化后骨灰由丈夫具俊晔和小S等家人护送回台,暂时放在家中安置。小S7日透过经纪人证实姊姊之后将以树葬的方式回归自然,然而有殡葬业者却透露,树葬并没有比较环保……

图片来源 / 翻摄自微博
根据媒体《中时新闻网》、《ETtoday新闻云》的报导,一名拥有30年经验的殡葬业者对外表示,「骨灰在短时间内无法溶于土中,因为钙与雨水酸性结合后形成碳酸钙,通常会结块,而非溶解。早年实施土葬时,先人骨骸历经50年甚至百年,仍可大量捡拾,可见骨灰是否能与土壤融合尚有疑虑」。

示意图。图片来源 / 翻摄自Environment.co
该名殡葬业者直言,树葬并非如大众认知那样环保,因为2年内土地会重复利用,但骨灰没有办法在时间内分解,因此业界大多都还是会将骨灰挖起来丢进焚化炉烧掉。不过台北市殡葬处驳斥这样的说法,澄清任何一个县市政府环保葬区都不可能把泥土挖起来再焚化。

示意图。图片来源 / 翻摄自Return Home
北市殡葬处指出,参加环保葬的骨灰,火化后皆须经再研磨成非常细的粉,以更小分子状态埋入挖好的土壤洞口中,且同一个洞不会有重复亡者,该区会休养生息至少2年,另每月会派员定期喷洒溶磷菌、覆蓋培养土以帮助骨灰逐步分解。若2年后骨灰没有融得彻底,该区还是会持续养地,一定程度后才再开放葬区使用,强调树葬是体现对生命的尊重与环境友善的环保葬之一。

图片来源 / 翻摄自北市殡葬处
台湾老一辈的民众都深信「入土为安」这个道理,人过世后,就是要土葬,且要定时去扫墓,帮亲人清理坟上的杂草,慎终追远。然而,近几年因为土地不够,再加上追求环保,也为了减少麻烦,大家都开始崇向火葬,风气渐渐改变,但你知道吗?有些人甚至连骨灰都不想要,拜托晚辈直接洒进大海或花园,这是为什么呢?

示意图,图片来源/今日头条
根据《今日头条》报导,少数民众在生前,就会交代子女下利下遗嘱,表明「不留骨灰、不要墓地、不求后人祭拜」,通常会有这种念头的,极有可能是这3种人。
1.看透生命真相的人
他们对于生死的理解与他人不同,认为这世间,所有事物全是过客,钱财跟名誉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看看古代那些历史人物:比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人,生前统辖中国,堪称霸主,死后多年,终究跟普通人一样,成为一堆白骨,深埋在历史的洪流中,「既然如此,何需对骨灰执念?」

示意图,翻摄自《坏妈妈》
2.心里只有子女的人
一些父母直到死前,心里都还惦记着子女,替晚辈着想,但若选择土葬或火葬的话,逢年过节,他们还得舟车劳顿地赶来祭拜,甚至会睹物思情,更加难过,永远也无法走出,干脆将骨灰与大自然合而为一,也能减少许多麻烦。

示意图,翻摄自《坏妈妈》
曾经有位老人,生前替自己买了墓地,但看到女儿为了孙子的教育费负债连连,忙得焦头烂额时,他立马卖掉墓地,将赚来的钱交给孩子,「父母为了小孩,连命都可以不要,更别说墓地和骨灰了!」
3.心有情结,向往自由
少数人在生前,扮演多重角色,比如:子女、父母、媳妇或女婿等,压力大到喘不过气,无法自在地做自己,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身上仿佛绑着一条锁链。不过,一旦过世后,与阳世间有关的恩怨也化成一缕青烟,他们只想回归自然,放飞灵魂。

示意图,翻摄自《坏妈妈》
曾经有位老太太,死前嘱咐孩子,要将自己的骨灰洒在花园,不愿与会对自己家暴的亡夫合葬在一起。这大概是老太太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能真正做回自己的时候吧!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