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疾病同时袭来,更惨的是,它们都没有疫苗,得靠戴口罩勤洗手防护,家中有幼儿或是老人家的民众,一定要多加留心。
示意图,翻摄自pexels
根据《中央社》报导,中国疾控中心日前警告,症状与流感、COVID-19相近的「人类间质肺炎病毒」 (HMPV,中国称「人类偏肺病毒」) 感染病例,入冬后在中国明显增加,尤其以14岁以下及北方省区尤其明显。
示意图,翻摄自pexels
而日本俗称「苹果病」的传染性红斑症及被称为「会走路的肺炎」霉浆菌肺炎的患者数,也双创10年来同时期新高纪录。
台大医院小儿感染科主治医师黄立民表示,「人类间质肺炎病毒」与「呼吸道融合病毒」是亲戚,同样会引起感冒,且比较会往下呼吸道跑,引起肺炎的机率较其他病毒高,大流行时,感染到抵抗力较弱的人,肺炎人数将大幅增加,导致疫情加重。
示意图,翻摄自pexels
黄立民提醒,「人类间质肺炎病毒」目前没有疫苗、也没有抗病毒药物,感染的高风险族群是幼儿、老人和免疫力较差者,若是糖尿病、肾病或肝病等慢性疾病患者,也要特别注意,一旦感染,就只能用氧气、呼吸治疗,万一变严重,「就要靠一点运气!」
至于日本的「苹果病」和「霉浆菌」的感染状况为何?黄立民解释,这与中国的「人类间质肺炎病毒」一样,都是新冠肺炎后、「免疫负债」所造成的,由于类似的呼吸道疾病太多种,才让人觉得「一直还 (债) 不完」,等一个一个感染完、把债还完,就会恢复到以前的状态。
示意图,翻摄自pexels
黄立民指出,台湾「霉浆菌」流行已经半年,近期疫情开始降温,显示免疫负债已经「还得差不多」;至于「传染性红斑」,台湾一直还没有还这个债,比较需要留意感染个案有没有增加,几乎全年龄都可能感染,其中仍以小学生、幼稚园最多,孕妇感染恐造成流产、死产或胎儿异常。
示意图,翻摄自pexels
最后,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发言人曾淑慧称,以上传染病都是呼吸道病毒,近期「苹果病」仅零星发生,没有观察到患者增加的状况,疾管署会持续监测呼吸道疫情变化,若有发现变化,将再对外报告,近期天气较冷,各类病原可能比较活跃,呼吁民众戴口罩、勤洗手,做好呼吸道防护,避免感染。
示意图,翻摄自pexels
根据《镜周刊》报导,「免疫负债」的意思是,大家过去几年期间,为了预防新冠肺炎,会戴口罩、勤洗手、与他人保持社交距离,减少呼吸道感染、肠胃道感染机会,一些本来容易罹患的传染病,例如流感、肠病毒等疾病,在疫情期间少了许多。
示意图,翻摄自pixabay
不过,防疫措施解除后,大家开始不戴口罩、洗手频率减少、社交距离拉近,其他病毒开始流行。由于已经连续几年都较少人感染,可以感染的人数就会变多,这个时候就容易爆发流行,把过去几年没有爆发的流行补回来,叫做「免疫负债」,类似「还债」的概念。
寒冬正式降临,气温越来越冷,整天窝在被子里是许多人的梦想。然而,如今不止肠病毒,还有不少病毒虎视眈眈,专家也出面警告了!
示意图,翻摄自pexels
营养功能医学专家刘博仁12月17日在脸书表示,最近流感病毒、肠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还满猖獗的,大家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翻摄自脸书 (刘博仁营养功能医学专家)
小儿科医师巫汉盟也发文警告,12月几波的冷气团来临后,气温下降很有感,诊间持续门庭若市,因为呼吸道感染的民众实在好多,除了一般感冒病毒、流感之外,「大家一定得知道,RSV (呼吸道融合病毒) 这只大魔王才行。」
示意图,翻摄自pexels
巫汉盟解释,「RSV」是导致婴幼儿住院的主要原因,其可怕之处在于病程进展迅速,往往让爸妈措手不及,可能在短短2至3天内,从轻微的感冒症状迅速恶化为重症,出现呼吸困难、缺氧,甚至需要住院治疗。
巫汉盟坦言,小孩一岁曾因感染「RSV」而住院,深刻体会到面对孩子快速且猛烈的病程、长时间住院治疗时的疲惫与压力,当对方喘到不行、呼吸困难时,父母心中的焦虑与无助,更是难以形容。
翻摄自脸书 (阿包医生陪你养宝包 – 小儿科巫汉盟医师)
根据《TVBS新闻网》报导,近来冷气团接力来袭,疾管署特别提醒,本流感季自今年10月1日起截至12月16日,累计已有327例流感并发重症病例,年龄层以65岁以上长者为多,死亡病例累积69例,为近十个流感季最高;确定病例及死亡病例,均有9成以上未接种本季流感疫苗。
示意图,翻摄自pexels
疾管署补充,自今年9月1日起截至12月16日,新冠并发重症本土病例累计398例,其中87例死亡,均以65岁以上长者及具慢性病史者为多。
虽然肠病毒疫情近来呈下降趋势,但近来天气寒冷,影响孩童湿洗手意愿!疾管署呼吁,家长及教托育人员应协助、教导孩童遵循「湿、搓、冲、捧、擦」等步骤,特别是「吃东西前」、「跟小宝宝玩前」、「擤鼻涕后」、「上厕所后」以及「看病前后」等时机,辅助孩童维持良好卫生习惯,以降低肠病毒传播机率。
示意图,翻摄自pexels
天气冷就会这样!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