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抖音及小紅書等中國社群平台強勢崛起下,有越來越多對岸的流行文化傳進台灣,包括戲劇、美食、用語等。一名網友就指出,近來中國非常流行「內卷」一詞,好奇若是換成台灣話有什麼詞可以代替?沒想到大家都被考倒了。
圖片來源 / 翻攝自香港01
一名網友在網路論壇PTT上發文表示,中國流行語「內卷」指的是高度競爭下,導致本來固定的資源,分配到每個人手中時變得更少,使得他不禁好奇「那台灣說法是什麼?」
圖片來源 / 翻攝自PTT
問題拋出後,鄉民紛紛提出相近的台灣用語,「內鬥」、「內部競爭激烈」、「惡性競爭」、「內戰」、「過度競爭」。但也有不少人持不同意見,認為「內卷」就是中國用法,台灣沒有相對應且精準的詞替代。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BBC
根據媒體《ETtoday新聞雲》、《民視新聞》的報導,「內捲化」的說法其實是源於英文「involution」,是一種社會學概念,指文化模式發展到一定水準後,無法突破自身,只能在內部繼續發展、複雜化的過程。中國是從2018年開始流行「內卷」這個詞,意思多半是指付出大量努力卻得不到相對的回報,必須在內部競爭中超越他人。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Reuters
如今是地球村時代,只要透過網路就能學習和體驗到各國的文化,而我們的生活也不知不覺產生文化融合。尤其中國是台灣的鄰居,中間只隔了一道台灣海峽,習慣更是難免會互相影響,有時甚至搞不清楚來源是誰。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language log
一名網友在網路論壇PTT上分享一名學生的聯絡簿,只見小朋友在生活札記欄表示要買新鞋,因為鞋子破了一個大洞,每到下雨就會進水,變成細菌的泳池,「所以不換估計是不行的了」。不過老師卻用紅筆特別把「估計」2字圈出來,並在旁提醒「別用中國用語比較好」。
圖片來源 / 翻攝自PTT,下同
原PO看了滿頭霧水,疑惑「『估計』是對岸用語嗎?」貼文曝光鄉民們也傻眼,「估計?蛤?第一次聽說,從小大家都在講欸」、「估計這個詞以前就在用了啊!」、「估計哪時變中國語了」、「老師有問題+1」、「這不是很常見嗎!」
有網友則推測問題癥結點,「估計不是中國詞語,但是這種用法是中國用法」、「估計以前台灣比較常用在數學」、「台灣比較常用恐怕、大概」、「台灣比較常見的是『根據估計』,或者直接把當作動詞使用」、「中國用法會把『估計』或『我估計』放在句首」。你認為「估計」真的是中國用語嗎?
圖片來源 / 翻攝自《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