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有胃痛的毛病,尤其是年輕女性,有時痛起來根本要人命。話說回來,該如何分辨胃潰瘍跟胃癌呢?對此,台灣小腸醫學會理事長、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內科部部主任蘇銘堯,提出幾點簡易的分辨方法,供民眾參考。
示意圖,圖片來源/pexels
根據《健康2.0》報導,胃癌初期症狀和胃潰瘍相似,容易被民眾忽視,只靠吃些成藥緩解,直到體重減輕、貧血、解黑便等症狀才就醫,這時可能已是胃癌中末期。
示意圖,圖片來源/pexels
至於胃癌初期和胃潰瘍的症狀為何?蘇銘堯表示,共同的部分有「痛、脹、悶」,首先是「胃痛」,患者大多在空腹、餓的時候會疼痛,但受不同位置影響,有些人則是飯後不適;再來是「胃脹」,潰瘍或腫瘤的關係,消化吸收受影響導致;最後是「胃悶」,上腹部的地方會感到不舒服。
示意圖,圖片來源/victoriavn
蘇銘堯強調,若是胃癌的話,「上腹痛」是主要症狀,因為癌症長得快、粘膜也容易出血,所以胃癌會伴隨消化道出血、解黑便、吐血,加上體重莫名減輕,但年齡超過60歲以上者,就是癌症好發年紀,稍有不對就需注意。不過,蘇銘堯補充,當胃潰瘍損傷範圍較嚴重時,也會造成出血現象。
示意圖,圖片來源/pexels
蘇銘堯分析,以胃癌患者來說,第1期約有8成的5年存活率、第2期約有5至6成、第3期只剩下2至3成、第4期末期恐已轉移到別處,存活率根本不到1成。
示意圖,圖片來源/pexels
由於胃癌和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蘇銘堯警告,煙燻和燒烤類食物、醬菜和鹹魚等醃漬物、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食物,都是誘發胃癌的危險因子,若抽菸、喝酒的話,罹患胃癌的風險也會多出2倍以上。
示意圖,圖片來源/pexels
蘇銘堯建議,想避免胃癌的話,可以根除「幽門桿菌」,因為幽門螺旋桿菌會導致胃潰瘍,長期感染易引發癌症,多吃新鮮水果、維他命C等、作息正常及壓力不要過大等也是方法。
常胃痛的朋友一定要看!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