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大陸公布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根據數據指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的GDP皆低於台灣,昨 (21) 日便有陸媒撰文表示,「我們改革開放40多年,竟然沒有任何一個城市的人均GDP超越台灣,這顯然是我們不能夠接受的」,並稱如果要證明中國制度的優越性,就必須在發展水平上勝過台灣。
示意圖,翻攝自網易新聞。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曾公開引用過微博公眾號《寧南山》發過的文章,其中提到兩岸統一時,中國大陸的發展水平越高對統一後的治理將越有利,同時也讓《寧南山》成為指標性帳號,不少網友長期追蹤。根據寧南山最近的分析文章指出,他根據官方上週公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字計算,發現中國4個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的人均GDP都低於台灣。
示意圖,翻攝自新浪新聞。
北京人均GDP為2萬3910美元、深圳市為2萬2846美元、上海市2萬2560美元、廣州市則為1萬9400美元,根據台灣主計處去年公布的數據計算,2020年台灣人均GDP為2萬8383美元。除此之外也提到其他發展不錯的二線呈現,包括無錫、南京、蘇州、珠海、杭州、寧波與常州都無法超越台灣。
「多少有點讓人不太滿意,我們改革開放後增長了四十多年,竟然沒有任何一個城市的人均GDP超過台灣」,寧南山接著解釋,台灣今年因為半導體出口「爆單」,電子產品出口也很火爆,經濟快速增長,預計將會超過5%,因此台灣今年全年人均GDP很可能就會超越3萬美元。不過他也認為,兩岸的距離正在不斷拉近,「大陸今年經濟成長陸遠高於去年」,無錫、蘇州、北京、南京、深圳、上海、常州等七個城市,人均GDP在2023年至2025年就會陸續超越台灣。
至於為什麼要關注人均GDP,寧南山表示這是制度對比的問題,「台灣實行和中國大陸不同的制度,但經過40多年改革開放,我們依然沒有任何一個城市人均GDP超越台灣。」大陸如果想證明制度優越性,就必須在發展上勝過台灣,兩岸統一時如果大陸的發展水平接近甚至超越台灣,統一後的問題就會越少,否則台灣可能會在統一後懷念起「統一前的時代」。
示意圖,翻攝自taipeitimes。
寧南山認為如果武力實現統一也不合適,除了傷亡難免外,也會讓台灣人有「統一受害者」的意識,這在治理上會造成難題。文末他也呼籲,中國對於發展水平超越台灣的工作是「分秒必爭」,「僅僅是我們發展更快是不行的,一些不必要的,會惠及台灣發展的行為都應該停止了,畢竟在統一大業面前,其他小利益都是要讓位的。」
延伸閱讀:中國深圳市地標性建築「賽格大樓」,日前發生劇烈晃動,當時上千民眾倉皇逃跑,據悉當時並沒有地震,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表示,涉事大廈已封閉。大樓主體結構是安全的,搖晃原因則在調查中,不料過了兩日,今天賽格大廈再度搖晃,警衛趕忙通知大樓內人員撤離。
翻攝自法新社。
綜合陸媒報導,18日下午1點50分,深圳市的賽格大樓發生劇烈搖晃,大樓內的辦公人員全都向外逃生,畫面曝光猶如災難片一般。根據當局表示,發生搖晃後已馬上派人疏散大樓人員,也安排專家到大廈檢查,發現周邊地面並沒有裂開的現象,代表室內鋼結構與裝飾面層處於安全狀態,對於大樓搖晃原因仍在調查。
根據《香港經濟日報》報導,資深工程師表示,此次晃動排除地震因素後,較大可能是因為颳風引起的共振。此外他也解釋,大樓發生晃動其實是常態,只不過平時晃動幅度較小,一般人不會發現。不過根據深圳市氣象局回應,事發當天下午1點至2點,事發地區測得最大瞬時風力為5級,並算不上大風。
翻攝自微博,下同。
不料晃動原因還沒查出,今 (20) 日又再度發生搖晃現象,據了解,在35樓、55樓、60樓等多個樓層的人員都明顯感受到晃動,有住戶拍下當時的情景,魚缸內的水、電風扇都有明顯搖晃,大樓保全人員也馬上廣播,通知樓內人員撤離。
深圳市政府表示,在賽格大廈出現晃動後,已聯絡多位專業機構對大廈進行監測,但數據顯示一切正常,大廈主體結構和周邊環境也沒有發現影響安全的異常情況,晃動原因還需再調查,但認為應有多種原因,包含風的因素、底下有兩條地鐵經過以及高溫對鋼結構的影響。
翻攝自微博,圖為101的風阻尼球。
微博上也有許多討論,不少網友推測賽格大廈建成時間較早,有可能沒有安裝阻尼器,而經專家調查後確認,大樓確實沒有阻尼器,因此建議下一部可以考慮加裝阻尼器,以提高防風防震能力和舒適度。
相關新聞:
-《紐約時報》:蘋果向中國低頭 有「台獨」即被禁、iPhone打「台灣」閃退
-台灣禁銷售晶片報復?中國媒體嗆:禁台產品將會排山倒海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