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台湾疫情升温,不少民众担心封城,一窝蜂跑到卖场抢购物资,尤其双北市在上周宣布进入三级警戒,马上就有许多民众出门采买,根据昨 (20) 日新增的确诊足迹中,新北市就包含多家全联、爱买,医护粉专对此纷纷呼吁不要急着冲去采买。

示意图,翻摄自脸书。
昨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公布最新疫情,20日国内新增286例本土个案,其中以新北市157例最多,新北市长侯友宜则指出,因为系统统计数字的时间点不同,个案管理也会转移到其他县市,所以数字和中央会有不同,他公布新北市昨日新增161例本土个案。疫情依旧严峻,请民众务必减少外出。

新北市政府提供。
根据公布的确诊公共场所足迹,主播廖婕妤在脸书发文,疑惑「怎么这么巧,确诊者都爱去全联?然后再对比一下日期,马上就懂了!」5/15市本土确诊数首度破百的日子,当天有180例,造成群众恐慌,「电视新闻开始出现排队抢购、排队结帐的画面,你都知道别群聚,别往人多的地方去,为何人挤人采买物资,你就不会怕呢?」、「结果同一天,板桥、新庄、永和的全联有确诊者去采买,如果当天很不幸的,你也在这,请开始自主健康监测。」

翻摄自廖婕妤脸书。
对此医护粉专「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也发文,其实早在上星期六他们就发过文,呼吁大家不要急着去采买,「新北公布的公共场所足迹,光是上礼拜六这一天,就有4家全联,一个传统市场…那时候一堆全联被挤爆,根本没办法维持社交距离…」,直言因为疫情升温去采买真的是不用,从上周到现在都还是买的到东西不是吗?

翻摄自脸书「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表示,「即使是升四级,没必要不得外出时,还是可以出门采买,只是可能会限制次数变成两三次」,台湾不会饿死人,食物跟防疫物资都充足,只要大家不恐慌,照着计划来就可以稳稳地走过。最后强调「我们呼吁的是不要『一窝蜂』在同一时间涌入采买物资。而不是去采买这件事,或者是去某地方采买就不对。」
重症专科医师黄轩也指出,「只要一公布任何疫情扩散,人潮拥挤会出现在大卖场!各国都会如此,而不只是台湾而已」,但他也根据国外研究与经验表示,大卖场实则是「新冠病毒的大染缸」,如果一窝蜂去抢购,便会引发另一种群聚效应,卖场必须做好人流管制,以降低感染风险,黄轩也指出有4个地方最危险。

1. 生鲜食品
这绝对是高风险区,因为每个人靠过来,就算不买也会摸一下、碰一下,如果前一个病人手上带有病毒,接着摸了蔬果,其他人再摸就很容易中招。根据研究显示,卖场生鲜食品区的员工,确诊机率大概是收银员的5倍。
示意图,翻摄自全联。
2. 收银柜台
除了生鲜食品区,另一个高风险区域就是收银区,人们买完东西会聚集在这里,排队等待结帐,大批民众在这等待时间越长,就越无法保持社交距离。

示意图,翻摄自脸书「我是中和人」。
3. 中间走道。
意想不到的是,大卖场的中间走道也是病毒热区,大家会在此区域逗留走动,东看西看有时也忘了和别人保持距离。其实,在卖场中,只要会让客户耗时间停留的地方,就是容易感染之处。

4. 出口。
如果大卖场已经被病毒污染,客人又准备带着买好的物品回家,出口就是最后一个容易感染的地区,尤其如果卖场的出口只有一个人,大家都只能从这里出去,没有分流就会增加42%传染率。

示意图,翻摄自爆怨公社。
黄轩医师最后以英国研究结果建议,「卖场做好人流与入场时间的管制,再加上人人强制戴口罩,就能让感染率减少至少92%」,除了卖场做好管制,更重要的是民众自身别一窝蜂抢购,购物完也别忘了清洁手部,用酒精消毒再回家。

示意图,桃园市府提供。
延伸阅读:
-年轻人「搭车南下返乡」 医护急呼吁「2种人请停止移动」
-超听话「居家隔离」但物资不够…他「进一次超市」就确诊!
-一停课就被疯抢!家长见卖光怒「留点给其他人」 网惊:是育儿神器
TEEPR 女巫编:不要恐慌!物资都是够的!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